草堂有遺基,榛莽歲月久。
我來始經葺,挹翠開戶牖。
群山供嘯傲,萬象皆奔走。
所以名樂山,欲企仁者壽。
(宋‧尤袤‧《樂山堂》)
【古話今談】
草堂還留有先前遺存的地基,卻荒廢在雜生的草木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直到我來到這裡,才開始整修重建,為了舀取山色的青翠,特地開闢出門戶窗牖。周圍群山都供我恣意放歌長嘯,傲然四顧,山中萬象皆爭相奔走,出現我的眼前。所以我將此處命名為「樂山堂」,希望能像仁者般喜愛山的靜定,如山一樣長壽。【桑言桑語】
無論是不是仁者,相信有許多人都是樂山愛山的。比如這首詩的作者,愛山愛到特地重建草堂、開闢門窗,好隨時欣賞山色的青翠鮮明;愛群山環繞的寬闊,供其嘯傲優游;愛山林萬象的活潑,爭相與人親近。如此樂在山居生活,真是令山友們嚮往啊。【佳句拾遺】
- 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
解頻數花鳥,前歌後舞,更催雲水,暮送朝迎。
(宋‧辛棄疾‧《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
(溫故知新→) -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
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
(宋‧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溫故知新→) -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選錄)
小窗閒共情話(目前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