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江波綠。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宋‧張先‧《菩薩蠻》)
【古話今談】
她以悲涼的箏聲彈了一段《湘江曲》,一聲一聲,將湘水的綠意演奏得淋漓盡致。
纖纖玉指在十三條琴弦上移動,細細地傳遞著其心中的幽怨。
筵席之間,她的眼波宛如秋水,專注地凝視著玉箏,弦柱似一排斜飛的大雁。
當彈到傷心斷腸時,她那春山般雙眉也不禁低垂了下來。
【桑言桑語】
我很少有機會聽到現場演奏,卻很羨慕當樂曲漫流全場,演奏者與聆聽者的心情共通的瞬間,彼此心靈相觸的那種感動。
【詩情畫意】
(月琴と芍薬, from 十五夜)
【佳句拾遺】
-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五代‧李煜‧《菩薩蠻》)
板主自是雅人。我在臉書分析菩薩蠻結構。將推薦讀者時此拜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