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
(唐‧李山甫‧《寒食》)
【古話今談】
楊柳牽帶著東風斜飛了好一會兒,春空下樹影淡淡半掩著城市人家。有時會飄來三點兩點微微細雨,隨處可見到十枝五枝簇簇花開。千門萬戶的亭臺樓閣宛如長幅的錦繡圖畫,九原上往來的人們都妝扮華麗好似煙霞。每年寒食這天,沒有誰相慰問,我只能獨臥於長安客居,因虛度年華而哭泣。(九原:泛指墓地;一說為九州大地。)
【桑言桑語之一】
「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前四句以簡筆勾勒出寒食時節的自然風光:風柳飄飄,春陰淡淡,疏疏雨落,處處花開;清美柔和,卻又生機盎然。「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頸聯則用重彩描繪了長安都城裡樓臺林立、行人如織的繁華景象。然而,「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對獨自過節、無人聞問的詩人而言,管他風光再美好、城市再喧鬧,都與自己無關,反而平添了心中的寂寥。【桑言桑語之二】
暫且擱下最後兩句的悲傷情緒,單單品讀「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一聯,頗令人感覺到春光的靈動可愛--彷彿春雨是有腳的,隨著其輕快的舞步三點、兩點,因而到處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十枝、五枝,直至枝枝滿開。【佳句拾遺】
-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韓翃‧《寒食》)
(溫故知新→) -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裡看花厭此生。
春色來年誰是主,不堪憔悴更無成。
(唐‧顧非熊‧《長安清明言懷》)
小窗閒共情話(目前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