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頁籤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宋‧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繫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宋‧蘇軾‧《守歲》)


動是經年別,能辭盡夕歡。(明‧高啟)


君來同客館,把酒夜相看。
動是經年別,能辭盡夕歡。
雪明窗促曙,陽復座銷寒。
世路今如此,懸知後會難。

(明‧高啟‧《冬至夜喜逢徐七》)


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五代‧馮延巳)


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
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
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五代‧馮延巳‧《醉花間》)


雪意留君君不住,從此去,少清歡。(宋‧蘇軾)


相從不覺又初寒,對樽前,惜流年。
風緊離亭,冰結淚珠圓。
雪意留君君不住,從此去,少清歡。

轉頭山上轉頭看,路漫漫,玉花翻。
銀海光寬,何處是超然?
知道故人相念否?攜翠袖,倚朱欄。

(宋‧蘇軾‧《江城子‧東武雪中送客》)


把酒論文歡正好,同心況有同情。(清‧秋瑾)


把酒論文歡正好,同心況有同情。
陽關一曲暗飛聲。
離愁隨馬足,別恨繞江城。

鐵畫銀鉤兩行字,岐言無限丁寧。
相逢異日可能憑。
河梁攜手處 ,千里暮雲橫。

(清‧秋瑾‧《臨江仙》)

(《陶荻子夫人邀集陶然亭話別。紫英盟姊作擘窠書一聯以志別緒:「駒隙光陰,聚無一載;風流雲散,天各一方。」不禁黯然,於焉有感,時余遊日留學,紫英又欲南歸。》)

詩錄千篇常口誦,坐留一刻也心歡。(清‧袁枚)


同年零落曉星殘,愛我真將國士看。
詩錄千篇常口誦,坐留一刻也心歡。
青山路隔相逢易,白髮人歸再見難。
如此交情怎能斷?他生還擬續金蘭。

(清‧袁枚‧《送孔南溪方伯予告歸里》)


青氈帳暖喜微雪,紅地爐深宜早寒。走筆小詩能和否?潑醅新酒試嘗看。(唐‧白居易)


青氈帳暖喜微雪,紅地爐深宜早寒。
走筆小詩能和否?潑醅新酒試嘗看。

(唐‧白居易‧《初冬即事呈夢得》節選)


啗蔗入佳境,冬來幽興長。(宋‧唐庚)


啗蔗入佳境,冬來幽興長。
瘴鄉得好語,昨夜有飛霜。
籬下重陽在,醅中小至香。
西鄰蕉向熟,時致一流黃。

(宋‧唐庚‧《立冬後作》)


涼風蘇病骨,搖落起詩情。(宋‧陸游)


涼風蘇病骨,搖落起詩情。
一病輒數日,幾詩終此生?
招呼丹灶客,結束玉霄行。
預想溪橋路,三更待月明。

(宋‧陸游‧《乍涼》)


病身最覺風霜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霜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淒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宋‧王安石‧《葛溪驛》)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唐‧李白)

5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
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唐‧李白‧《登高望四海》)


天地太蕭索,山川何渺茫。不堪星斗柄,猶把歲寒量。(唐‧高蟾)


天地太蕭索,山川何渺茫。
不堪星斗柄,猶把歲寒量。

(唐‧高蟾‧《秋思》)


山川信美吾廬遠,天地無情客鬢衰。(宋‧陸游)


夔州鼓角晚淒悲,恰是幽窗睡起時。
但憶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賜萸枝。
山川信美吾廬遠,天地無情客鬢衰。
佳日掩門君莫笑,病來紗帽不禁吹。

(宋‧陸游‧《夔州重陽》)


夢隨天共遠,人與序俱分。(清‧宋聚業)


沅水三更月,燕山萬里雲。
夢隨天共遠,人與序俱分。
風景殊蠻落,音書斷雁群。
可堪秋節半,蘭畹正清芬。

(清‧宋聚業‧《宿沅江驛樓時秋分夕》)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唐‧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
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唐‧張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
人間繫情事,何處不相思!

(唐‧張祜‧《中秋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露含疏月淨,光與曉煙浮。(唐‧孫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淨,光與曉煙浮。
迥野遙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結,凝葉滴還流。
比玉偏清潔,如珠詎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唐‧孫頠‧《宿煙含白露》)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唐‧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唐‧韋應物‧《夏花明》)


我亦芒鞋閒不得,滿山開遍碧桐花。(清‧吳蘭修)


白雲深處古田家,穀雨新晴課種麻。
我亦芒鞋閒不得,滿山開遍碧桐花。

(清‧吳蘭修‧《山莊即事》)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乾坤一夕雨,草木萬方春。(五代‧李中)


和氣來無象,物情還暗新。
乾坤一夕雨,草木萬方春。
染水煙光媚,催花鳥語頻。
高臺曠望處,歌詠屬詩人。

(五代‧李中‧《春日作》)


昨夜新雷催好雨,蔬畦麥壟最先青。(宋‧徐璣)


農家不厭一冬晴,歲事春來漸有形。
昨夜新雷催好雨,蔬畦麥壟最先青。

(宋‧徐璣‧《新春喜雨》)


青山滿春野,微雨灑輕埃。(唐‧韋應物)


邐迤曙雲薄,散漫東風來。
青山滿春野,微雨灑輕埃。
吏局勞佳士,賓筵得上才。
終朝狎文墨,高興共徘徊。

(唐‧韋應物‧《對雨贈李主簿高秀才》)


寒光萬里動西極,青山也作歲除色。中原一髮蒼茫間,獨有雄心除不得。(清‧丘逢甲)


一年三百六十日,只餘此日誰能閒。
城人十萬閒者兩,短衣杖策登金山。
寒光萬里動西極,青山也作歲除色。
中原一髮蒼茫間,獨有雄心除不得。

(清‧丘逢甲‧《歲除日與曉滄登金山》)


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宋‧蘇軾)


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
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轉千匝繞郡城。(唐‧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轉千匝繞郡城。

(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閒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元‧白樸)


朱顏漸老,白髮添多少?
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閒雲。
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元‧白樸‧《清平樂》)


幾片白雲不去,一輪明月飛來。伴我山中寂寞,笑他世上塵埃。(明‧憨山德清禪師)


幾片白雲不去,一輪明月飛來。
伴我山中寂寞,笑他世上塵埃。

(明‧憨山德清禪師‧《山居》)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宋‧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
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


(宋‧辛棄疾‧《生查子‧獨遊西巖》)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幽夢影》)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
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
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明‧張潮‧《幽夢影》選錄)


讀書如同駕小舟,篙篙撐去不停留。倘有一篙不努力,流落沙灘淺水洲。(佚名)


讀書如同駕小舟,篙篙撐去不停留。
倘有一篙不努力,流落沙灘淺水洲。

(佚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三日不書民疾苦,文章辜負蒼生多。(近代‧吳芳吉)


杈枒債主影如梭,避債難於蜀道過。
三日不書民疾苦,文章辜負蒼生多。

(近代‧吳芳吉‧《戊午元旦試筆》)